(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兰州晚报讯9月24日,记者从静宁县相关部门获悉,自去年该县实施“归雁工程”行动以来,全县各级干部群众用活“关系网”、转发“引雁贴”,以“引才大使”身份,向所有在外静宁籍人士发出登记邀请,积极开展精准招商,扎实做好项目服务,2.31万名静宁籍在外人士积极响应。截止目前,共洽谈对接雁归工程入库项目78个,涉及金额344.26亿元,已落实项目14个,涉及金额14.01亿元。

今年42岁的王星,作为“甘小星”苹果品牌创始人,现在也是家喻户晓。他从2003年大学毕业开始就在北京从事广告设计,不久便转型成立了品牌形象咨询公司。2008年微博上线后,成了全国首批微博“大V”,粉丝量30多万。2016年,他在北京成立了餐饮公司,自己为公司做品牌策划人,在全国发展连锁门店40家,在餐饮圈声名鹊起。 虽然在外功成名就,但身在异乡,他总有在外漂泊的感觉。“我从小在苹果树下长大,有一种深深的情结。”王星告诉记者,在北京餐饮圈干了10多年,虽然在餐饮美食界还算成功,但与家乡的苹果没有太多的交集。王星在网上看到静宁县委书记和县长写的《致静宁籍在外游子的一封家书》后,深受感动,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妻子刘聪聪的坚强后盾支持下,带着自己公司优秀的人才团队,便毅然地踏上了回乡创业的道路,决心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长来帮助家乡的建设者了解一线城市的消费理念,让静宁苹果走得更远,品牌打得更响。李龙龙说:“‘引雁工程’给了我回乡创业机会,我的果品繁育基地项目,一方面解决撂荒地生态保护问题,一方面也推动了苹果树种的更新换代。我一定把这个项目干好,为乡村振兴、生态治理尽到力量。”

据介绍,2021年中秋节前夕,一封由县委书记、县长署名的《致静宁老乡的一封家书》经由网络媒体传播,短时间内形成了26.4万人次的传播量,家书暖意充沛、诚意十足,在静宁籍在外人员中引起强烈共鸣,纷纷留言表达对家乡的关注之情和奉献家乡发展的愿景。县网信中心及时跟进组织技术专班开发静宁县人才数据库和引才登记小程序平台,静宁县1.8万名干部职工和社会爱心人士注册成为“引才大使”,利用自身人脉优势打好亲情牌、友情牌,引才贴霸屏微信朋友圈,营造了浓厚的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氛围。截止今年5月,累计引才入库约2.31万人,其中有投资创业意向的5700人,有就业意向的6100人。截止目前,共洽谈对接雁归工程入库项目78个,涉及金额344.26亿元,已落实项目14个,涉及金额14.01亿元。

归雁工程的顺利实施以来,极大优化了全县招商环境。按照引才登记、审核分类、归口承接、回访交流、包抓包联、跟进落实、督促见效六个环节梯度推进业务工作,每名登记对象都分解给具体的业务部门和包抓县级领导,相关部门主动与库内项目成熟、方向明确的在外静宁籍人士沟通对接,积极落实他们回乡创业或措办实事的合作意向。全县24乡镇、37个部门成立了归雁服务站,县外11个重点城市相继设立驻外联络服务站,归雁工程法律保障服务中心和政务中心一站式代办服务窗口配套组建。

通讯员 张金虎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建荣 文图

推荐内容